白内障
1、白内障典型症状:看东西模糊不清、视力下降;夜间视力下降、视物图像褪色或泛黄;看灯时发现灯周围有光晕;把一个物体看成两个;看东西变形、视野缺损等。
2、眼药水无法医治白内障。手术是医治白内障 的方法。
3、白内障别等熟透了才做手术。白内障长得越熟越硬,超声粉碎所用的时间和能量越大,手术风险和创伤也越大。
4、由于人工晶状体的发展,现在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在医治白内障的同时也能解决老花、散光等屈光问题。
5、人工晶状体不是越贵越好。人工晶状体种类很多,根据个性化需求来决定。有开车、看电脑需要的可选择视力延展性晶体,对远中近视力有要求的,可选择多焦点晶体。
6、糖尿病、甲减等基础性疾病也会引起白内障,而高度近视者也应注意白内障的发生。
7、到紫外线强的地方, 戴墨镜。目前已证实,高原地区及阳光辐射强的地区,白内障相对高发。
8、视力减退要及时检查,视物模糊、“老花眼”好转、眼前有固定眼黑,都是白内障病发症状。
青光眼
1、高眼压是青光眼的主要病因,但也有特 如:正常眼压型青光眼
2、青光眼有不同类型,各类型的发病表现不同
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,表现为: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、眼痛、畏光、流泪、头痛、视力锐减、眼球坚硬如石、结膜充血,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
对于慢性闭角型青光眼,其早期症状为:①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。②眼睛常常酸胀,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。③视物模糊、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。④眼睛经常感觉干涩。
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,绝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,常常当视功能受损时才发觉
3、青光眼是不逆性致盲眼病,是终生性疾病,但是可防可控,早发现早医治控制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
4、青光眼高危人群:年龄50岁以上,糖尿病患者、青光眼家庭史者、中高度近视眼者
5、做好视力、眼压、眼底(房角、视野和视盘)检查等可早发现青光眼,高危人群尤其注意做好检查
6、青光眼的医治包括药物和手术医治,先采用药物医治,不理想时行手术医治
7、青光眼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小细节:
不要一*次性饮用过多水,应少量多次饮用
青光眼滤过术后不要高蛋白饮食,否则滤过通道瘢痕化会降低手术疗效
避免在黑暗的环境中看书、看电视、看电影等
每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,避免剧烈运动
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
1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AMD)是一种视网膜黄斑区的退行病变,又称为老年黄斑变性,累及老年人的黄斑部的萎缩性病变,常可引起不逆的严重视力损害,大多发生于45岁以上
2、AMD患者平时观察事物可能出现色觉异常、中央区视物模糊、中央视野暗点遮挡、视物变形、视物扭曲、颜色发暗等
3、一般来说,要进行眼底照相、OCT、FFA、ICGA等眼底检查辅助诊断
4、医治采取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进行医治,目前,我国已将多个抗VEGF药物纳入 范围,老年人尽管该疾病患病率高,但抗VEGF医治可获得 报销,在治病的同时也不用太担心高昂的花费
5、我们常见的叶黄素,也是一种医治方式
6、复查时间建议
40-49岁,每2-4年检查一*次
50-59岁,每1-2年检查一*次
60岁及以上,每1年检查一*次
7、年龄、吸烟、饮酒、家族史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动脉粥样硬化等全身性疾病病史都是相关危险因素,有以上相关因素的人群更应密切关注
8、饮食可延缓黄斑病变。黄斑视细胞主成分为叶黄素、玉米黄质。主张多吃粗粮(如玉米)、绿色蔬菜(如菠菜、西兰花等)、水果(猕猴桃等)
9、黄斑病变的早期和中期,联合服用锌及维生素,在一定程度上能延缓病变的发生。(资料来源自美国设立卫生研究院眼科研究所(NEI)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(AREDS)研究)